2014年12月09日09:22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在彩票管理體制上,現行彩票發行管理一直存在十分突出的“管辦不分、政事不分、政資不分”問題,“彩票管理機構既是事業單位、又是經營機構的矛盾正在凸顯”。
20多年來,我國彩票發行規模已累計達1.7萬億元,彩票資金理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發行費標准多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大量公益資金趴在地方政府賬上“睡大覺”,還有部分公益資金被用於蓋大樓、買游艇、補虧空。(12月7日新華網)
原本理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彩票資金,在現實中,卻存在大量並不合乎其公益本性的“非公益”甚至“反公益”亂象,或是被人為閑置浪費、不能及時發揮公益作用,或是徹底走向公益的反面、淪為牟取私利的工具,“部分公益資金被用於蓋大樓、買游艇、補虧空”,不僅讓人觸目驚心,也令人備感憤怒。
然而,盡管如此,上述種種彩票資金的不公益亂象,又並不難厘清其所由何來。一方面,類似這樣的彩票亂象,相關媒體曝光早已並非第一次,如不久前媒體曝光的福彩中心“奢華程度驚人”的黃山培訓基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發生原理上看,彩票資金長期以來之所以會催生大量亂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相關彩票管理機制體制缺陷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比如,長期高達15%的彩票發行費比例設置極不合理。調查顯示,由於發行費標准長期不變,伴隨彩票發行規模的迅速擴大,“10年來發行費上升了逾7倍”,2013年全國發行銷售彩票3093億,這意味著,按15%比例,去年一年彩票發行費便高達450億。而據報道,在英美等國,彩票發行費比例一般僅為5%—6%。再如,在彩票資金的分配使用上,既缺乏足夠明確具體的制度規范,如相關法規僅抽象籠統地規定“彩票公益金專項用於社會福利、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又沒有足夠的透明度和可監督性,如數以千億計的彩票公益金,究竟是如何具體使用的,尚缺乏足以充分滿足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的詳細財務賬單。
此外,在彩票管理體制上,現行彩票發行管理也一直存在十分突出的“管辦不分、政事不分、政資不分”問題,“彩票管理機構既是事業單位、又是經營機構的矛盾正在凸顯”。
因此,要想有效捍衛彩票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公益性,徹底祛除長期存在的各種“非公益、反公益”亂象,勢必需要對現行彩票管理制度和相應的體制機制,進行全面的改革完善。具體來看,至少以下幾點不可或缺。其一,盡快大幅降低15%的發行費比例,這樣一來,不僅有利於減少發行部門手中掌控的資金數量,而且有助於將更大比例的彩票資金用於公益金或彩民返獎。其二,全面規范彩票資金尤其是公益金的使用規范和透明度。具體的彩票公益金使用狀況,必須充分透明、定期詳細公開賬目,確保公眾知情。再者,彩票管理機構也須盡快全面改革,徹底解決“管辦不分”等問題,以便在制度上有效預防彩票管理的部門化傾向。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