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08:50 來源:檢察日報 手機看新聞
據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我國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累計銷量已分別達到1萬多億元和7354億元,籌集公益金量分別達到3100多億元和2119億元。根據規定,彩票公益金專項用於社會福利、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但記者調查發現,巨額的公益金去向卻扑朔迷離。
當下的彩票行業,在公信力問題上遇到一定危機。無論是個別中獎人無法領獎的新聞,還是中了大獎的彩民化裝成熊大熊二等卡通人物去領獎的故事,都表征著這樣一個尷尬的現實:在標注“扶老、救孤、助殘、濟困”和助力發展體育事業的彩票事業背后,廣大彩民卻不知道有多少錢用於“扶老、救孤、助殘、濟困”以及發展體育事業,對於跨入萬億和七千億時代的福利彩票與體育彩票而言,這無疑是非常遺憾的。
2009年發布的《彩票管理條例》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上年度彩票公益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情況,並向社會公告。然而,對於各個地方的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普通彩民隻能通過一份簡單而籠統的年報來看一個地區彩票之於福利和體育事業支持,信息太過粗疏。
吊詭的是,這樣的不透明機制並沒有影響到彩票事業的發展。夢想一夜之間便可腰纏萬貫,是每一位彩民的理想。因為有這個理想的存在,我國彩民對於彩票事業表現出了更多的支持願望。然而,彩票事業的迅速發展不是相關部門以及彩票發行機構拒絕信息公開的理由。依據《政府信息管理條例》,福利彩票的管理者———民政部門,體育彩票的管理者———體育部門,應該向公眾和彩民公布每一分錢的收入與支出。
彩票信息的不透明,讓彩票產業成為了“獨立王國”。即便處於嚴查違反“八項規定”的當下,一些彩票管理部門仍然能夠被曝光奢侈消費現象。前段時間,某福彩中心投資6000萬元建的黃山培訓基地被媒體曝光。據報道,該培訓基地奢侈消費仍然驚人,對於中央發布的種種禁令置若罔聞。
核心的問題在於,《彩票管理條例》中關於信息透明的規定為什麼沒有人去執行和落實?在筆者看來,這與當下我國彩票事業管理與發行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體制有莫大的關系。民政系統與體育部門,分別為彩票事業的管理部門,而其下設的彩票發行中心,則擁有發行權。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自己監督自己”的體制。對比之下,西方社會的彩票事業完全由企業代理,相關行政部門隻做好監督檢查工作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十八大以來,政府一直強調簡政放權和放管結合。在這樣的改革精神指引下,彩票管理體制去行政化的改革勢在必行。隻有這樣才可能讓我國彩票事業更加透明化。否則,沒人願意主動把家底亮給公眾看。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