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彩票

廣州日報:彩票公益金還須陽光審計

2014年11月05日09:4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據財政部的數據,我國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累計銷量已分別達到1萬多億元和7354億元,去年銷售總額超過3093億元,同比增長18.3%。但記者調查發現,巨額的公益金去向卻扑朔迷離。(11月4日《今日早報》)

梳理去年的彩票公益金審計“風暴”,至少三個問題應引起重視。一者,公益金不公益,成為彩票管理部門的“唐僧肉”。譬如,山東省及下屬8個市、62個縣體育部門將3447.28萬元的公益金,用於辦公經費、辦公樓維修及車輛購置等。二者,公益金分配太過隨意,有的地方財政部門至去年尚未制定彩票公益金的分配管理辦法,即使制定了也未明確市、縣分成比例。三者,彩票發行費一直佔到彩票收入的15%,遠高於國際通行的5%,隨著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去年發行費總額超過了450億元。

一方面是彩票公益金流失嚴重,動輒被管理和發行部門挪用,以滿足部門利益﹔另一方面,彩票發行機構的日常運營、代銷人員的代銷費用等彩票發行費,隨著彩票銷售額的大幅增長越來越龐大,背后借彩票發行衍生的優渥待遇令人浮想聯翩。再者,對中低收入者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空吸效應”,卻沒有矯正措施和救濟制度。由此導致彩票業的公益性嚴重受損。

現行體制下,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彩票的監督管理,各級民政和體育行政部門負責福彩和體彩的管理發行。尤其到了地方,彩票管理和發行機構,只是民政或體育部門的一個下屬機構,級別不高,各種監督觸角不易延伸至此,卻掌管著巨額銷售資金,風險陡然倍增。而財政部門監督又往往局限於業務領域,難以發揮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效力。

改革彩票業的監督體制,甚至引入第三方監督平台,讓彩票業公開透明,同時,合理核定發行費用,並建立“問題彩民”的救濟機制,是彩票業重構公益性所繞不開的系列問題。

(責編:范敏、羅丹)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人民澳客網|體彩管理中心|中國福彩網|中國體彩網|北京福彩網|北京體彩網